当前位置: 首页> 县区政协> 凤庆政协
凤庆县政协|以“小”谋“大”破困局 为企纾困解民忧——凤庆县营盘镇“院坝协商”巧解务工难题
发布时间:2025-09-03 10:00:00     来源:凤庆政协 阅读次数:104

八月的沃柑园,骄阳似火、热风扑面。一场别开生面的协商会议正在沃柑园激情上演。在营盘镇万众缘沃柑基地,协商议事会成员、企业代表与务工群众围坐一堂,围绕“企地共建小驿站,为企纾困解民忧”这一主题,共谋良策,让民主协商如清泉般流入火热的生产一线。

图片

“大热天吃冷饭、喝凉水,临时棚子遮不住风雨,不仅伤身体,也影响干活劲头。这次“院坝协商”把吃饭难、休息难的问题摆上桌面,提议建‘小驿站’,真是想到我们心坎上了!”一位务工者感慨道。企业负责人也表示:“我们工会刚成立,建设一个‘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可喝水、累可歇脚’的驿站,不仅能稳定务工队伍、激发积极性,发挥工会凝聚人心的作用,还将提升基地的管理水平和产业效益。”

小切口破题,聚焦民生“关键小事”

精准选题,是协商取得实效的前提。本次协商并非空想,而是源于县政协住营盘镇委员履职小组扎实的前期调研。在沃柑产业蓬勃发展的背后,调研组敏锐捕捉到一个制约发展与影响民生的“真问题”:随着基地规模扩大、用工量增加,大量务工群众面临“吃饭无处坐、休息无处去、饮水无处寻”的实际困难。烈日下的午休只能找树荫墙角凑合,既影响休息质量,也存在安全隐患,更谈不上体面劳动。

这一问题看似是“一顿饭、一杯水”的小事,实则牵动多方。对务工群众而言,关乎基本民生与劳动尊严;对企业而言,事关员工稳定、生产效率与人文关怀;对地方产业来说,则是能否可持续发展、吸引并留住劳动力的关键。营盘镇精准抓住这一兼具民生温度与发展高度的“小切口”,将其定为协商议题,确保活动从一开始就靶向明确、紧接地气,直面群众“急难愁盼”,为企业排忧解难。

多方聚力,议出共赢“金点子”

务实协商,是成果落地的核心保障。会议严格遵循协商规则,营造了平等、开放、理性的对话氛围。

群众直言:“我们就希望有个遮风挡雨、喝热水、吃热乎饭的地方,中午能踏实歇会儿。”

 企业回应:负责人承认问题存在,坦言此前受限于精力与模式未能解决,表达了投入改善的意愿,也道出成本管控与长效管理的顾虑。

 部门献策:县总工会代表介绍工会驿站建设标准与支持政策,提出“共建共享”思路;村干部从属地管理角度承诺协调场地、提供日常维护。

最终,会议形成务实可行的成果:采取“企业投入+工会支持+属地管理”的共建模式,在基地先建2个工会小驿站,解务工群众燃眉之急。企业提供场地、基建与日常运维;工会配套饮水机、微波炉、医药箱、电风扇、桌椅板凳等设施并挂牌指导;村集体协调周边关系与环境卫生。该方案既迅速回应群众迫切需求,又兼顾企业投入与管理成本,还发挥工会的组织与资源优势,实现劳动者权益、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多方共赢,为成果转化奠定坚实基础。

以“小”谋“大”促发展,院坝协商赋新能

协商的价值在于解决实际问题,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机制。此次营盘镇的院坝协商,是凤庆县政协推动协商民主向基层延伸的又一典范。它立足产业发展实践,扎根群众迫切需求,以精准议题、务实过程、共赢成果,充分彰显“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基层协商民主活力。

作为凤庆县产业聚集区,营盘镇的烤烟、蔗糖、坚果等产业均已成规模。如何破解务工群众需求与企业困境,是当前农村产业振兴必须面对的课题。沃柑基地的协商实践,为地方企业发展和产业振兴提供了有益探索,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政协的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