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县区政协> 凤庆政协
【关注】滇红茶产业振兴画卷上的政协“烙印”
发布时间:2025-08-18 20:00:00     来源:《云南政协报》 阅读次数:103

一杯滇红茶,半部凤庆史。滇红茶产业作为凤庆县富民强县的“金叶子”,一直得到凤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制定了议事协商、组建联盟、制定标准、拉通链条、净化市场“五步走”战略,为产业全链发展夯基垒台。


图片


凤庆县政协主要领导作为滇红茶全产业链副链长,带领政协组织巧借“智囊团”优势,广聚“朋友圈”合力,助推滇红茶产业发展。自2021年省、市、县三级政协联动协商催生“凤庆滇红茶产业联盟”以来,政协步履不停,持续推进调研视察、协商议事、精准招商、文化赋能行动,努力突破“瓶颈”、打通“壁垒”,在滇红茶振兴画卷上镌刻了政协的“烙印”。


调研献良策

千里“取经”觅“真金


县政协以问题为“靶心”,深耕调研沃土,聚焦产业痛点堵点,两度跨省“问道”,4次专题把脉,开出一系列前瞻科学、切实可行的“金点子”——


跨省“问道”取真经。县政协组成考察组先后赴安徽、福建、贵州、湖南考察茶叶全产业链,形成的7条建议被县委、县政府全盘采纳;专题调研湖南安化黑茶产业,提炼的6条经验启示获县委主要领导批示,为滇红发展提供“他山之石”。


本土“细研”挖潜力。聚焦全产业链建设、核心原料基地、古茶树保护、初精制加工四大重点,县政协每年选定一个切口深入调研,形成4份沉甸甸的分析报告,提出29条精准建议。不仅摸清了家底、找准了症结,更明晰了“强基地、优加工、树品牌”的奋进路径,为滇红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协商聚共识

齐心“盟约”赴新程


近年来,在省、市、县三级政协协商推动下应运而生的滇红茶产业联盟,通过制定联盟章程、成立联盟党委,有效解决了县内茶企“单打独斗”、品牌“小散弱乱”的突出问题。联盟以“外拓市场、内提品质、分工协作、抱团发展”为目标,出台《凤庆滇红茶产业联盟发展规划(2022-2030)》,为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联盟茶企如雨后春笋,从成立之初的61户迅速壮大至123户,实现了规模倍增。


此外,联盟围绕茶园管理、鲜叶分级、初制加工、原料验收、成品标准、产品包装等环节,牵头构建了从茶园到茶杯的8项全链标准体系,成为茶企共同遵循的“约定”。推行凤庆滇红茶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企业标”双标共建、共推、共管、共享机制,70户联盟茶企授权使用“凤庆县滇红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公安、市场监管等执法部门每年开展2次市场净化专项行动,严打侵权仿冒,守护滇红茶“金字招牌”的清朗天空。


政协充分发挥独特优势,将“院坝协商”的舞台延伸到茶园深处、茶企车间、茶农心间。春茶开采前夕,县政协组织政协委员、企业代表、茶农代表及相关职能部门齐聚一堂,共谋发展良策,凝聚起坚实的“三方共识”。这一模式有力推动了基地管护提质增效、联农带农成效彰显、鲜叶价格稳中有升。截至目前,全县共建成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48.87万亩;联盟企业与418个初制所建立了利益联结关系,链接了全县86.6%的茶农,有效管控全县茶园面积的85.2%;鲜叶收购价连年保持稳中有升态势。据统计,2024年,实现茶叶产值88.55亿元,实现税收收入2134万元,产业“压舱石”作用日益凸显。


招商拓市场

万里茶路绽芳华


县政协主席多次挂帅出征,开启“滇红香飘万里”的拓市征程,招商足迹跨越南北——


在太原、济南茶博会上作主题推介,促成滇红茶产业联盟太原、济南运营中心,13家茶企与178户新客户无缝对接,参展期间,就地实现销售额31.68万元;在沈阳茶博会上,与当地茶界达成“品牌联推、渠道联建、活动联办”战略合作愿景,成功对接吉林延边文旅资源,南北文旅以茶出圈,让北国风光邂逅滇红醇香;政协牵头搭台,联盟唱戏聚势,充分借力文化和旅游部批准,省级节庆活动-——“天下茶尊·红茶之都”云南临沧(凤庆)红茶节,让滇红品牌声量持续扩大。仅2025年红茶节,便吸引海内外500余名客商,文庙滇红品鉴、全省非遗展获满堂彩,达成各类茶品订单112个,总金额超2亿元,将节庆打造成了名副其实的“金名片”。


此外,县政协借临沧百侨会东风,牵线海外侨团,推动大摆田茶厂滇红茶零关税进驻斐济商超,成为南太平洋首个销售的凤庆本土中文商标茶品,让滇红香飘南半球。


文化铸灵魂

百年滇红续华章


为更好传承百年滇红的家国情怀,县政协充分发挥文史资政职能,凝聚各方力量、深挖文史富矿,走遍沧江两岸,让文化成为滇红历久弥新的密码。


2022年,一场以“弘扬茶马文化”为主题的协商议事活动,促成徐霞客研究会、滇红茶文化研究会的建立,两个研究会在参与涉茶重大课题调研、历史素材收集整理、吸纳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方面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2025年初,县政协牵头整编的《滇红源》面世,这部历时五年编成的专著,共13万字,以7卷66篇文章、123幅珍贵图片,系统梳理滇红从“抗战茶”到“振兴茶”的百年历程,成为滇红文化又一标志性“符号”……


“县政协将一如既往,以调研之笔绘就发展蓝图,以协商之桥汇聚奋进合力,以活动之窗闪耀品牌光芒,以招商之翼开拓广阔市场,以文化之魂厚植产业根基,持续为滇红茶产业振兴注入澎湃的政协智慧与力量。”县政协相关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


正因政协人如茶人般用心呵护、倾情焙制,这杯承载百年家国情怀的红色佳茗,正焕发出新时代更加璀璨夺目的光彩,从历史名茶蝶变为富民兴业的时代金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