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召开的临沧市临翔区政协五届四次会议上,区政协委员提交了《关于加强对外来物种入侵防控的提案》,提案提出,外来物种入侵不仅会威胁当地的生物多样性、破坏生态环境、导致生态系统退化,而且会危害农业生产,威胁粮食安全,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提案从明确政府相关部门职责分工、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增强公众参与意识,开展普查与监测预警,加强源头预防和推进治理与生态修复五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自提案交办后,区农业农村局及时组织召开安排部署会进行专题分析研究,及时安排专人开展办理工作,并将该提案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点工作来抓,做到与日常工作同部署、同研究、同安排、同落实,为政协提案高质量办理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保障。
开展外来物种入侵普查。根据相关工作要求,区农业农村局精心组织,抽调专业骨干力量,严格按照普查标准和流程,认真实施外来入侵水生动物普查工作。通过实地勘察、样本采集与分析等多种方式,依据农业农村部提供的水生生物外来入侵清单:巴西龟、小龙虾和福寿螺,确定临翔区水生生物外来入侵物种有福寿螺一种。虽然鳄雀鳝并未列入清单,但区农业农村局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密切关注其动态。
妥善处置突发事件。针对今年2月3日在玉龙湖偶然发现鳄雀鳝的事件,区农业农村局第一时间派出专业技术人员赶赴现场,依据相关技术规范和操作流程,对鳄雀鳝进行安全捕获和无害化处理,有效防止对玉龙湖水域生态系统造成进一步破坏,并及时草拟了《临翔区关于玉龙湖发现外来入侵物种处置的工作建议》上报区人民政府,为后续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专业建议。
强化源头防控。为切实改善临翔区渔业资源和水域生态环境,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区农业农村局深入调研并草拟了《临翔区人民政府关于规范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和民间放生活动的通告》《临翔区人民政府关于禁止炸鱼、毒鱼、电鱼等非法捕捞行为的通告》。相关通告分别对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和民间放生的物种选择、地点、方式等进行了明确规范,严格禁止放生外来入侵物种和不适宜本地生态环境的物种,从源头上降低外来物种入侵的风险;为加大对非法捕捞行为的打击力度、保护本地水生生物资源、维护水域生态平衡、间接减少因生态破坏导致外来物种入侵提供保障;有序开展外来入侵有害生物薇甘菊预警监测。根据省、市级等文件要求,强化责任意识,在全区已建立的15个预警监测点配置相应监测人员,实行区乡联动监测防控体系和月报制度,持续开展薇甘菊预警监测,及时发现,及时防除。对已发现薇甘菊2个危害点进行薇甘菊施药后防治效果调查及跟踪监测,及时开展防除,目前未发现薇甘菊新危害点。
开展宣传教育。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制作宣传手册、海报、短视频等,在社区、学校、农村、市场等场所广泛发放和播放;在临翔区农业农村局微信公众号发布信息1条,在网络媒体发布信息1条,开展培训4场次,发放宣传资料200余份,普及外来物种入侵的危害、识别方法以及防范措施等知识。邀请省市两级专家为广大群众进行讲解和指导,提高公众对外来物种入侵的认知水平,增强防范意识,引导公众积极参与防控。
加强部门协作与联动,形成防控合力。建立了信息共享机制,及时通报外来物种入侵的监测信息、防控动态等,实现生态环境、公安、海关、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联合开展专项执法行动,加大对非法引进、贩卖、放生外来物种等行为的打击力度,从流通环节和人为因素上有效遏制外来物种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