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协新闻> 媒体关注
把议出的“金点子”变成群众的“好日子”——镇康县政协通过院坝协商催生农村基层治理新范式
发布时间:2025-06-30 20:00:00     来源:《云南政协报》2025年6月26日03版 阅读次数:11

近日,镇康县政协在该县凤尾镇郭家寨自然村召开以“畅通协商民主体系 加强基层社会治理”为议题的院坝协商议事会议。

今年初,镇康县政协委员在调研农村基层治理情况时,发现郭家寨自然村基层治理面临三重困境:民意诉求“上不来”,部分项目与群众意愿“供需不契合”;村民议事存在“闭门定调”“少数人唱戏”等情况,还常常“议而不决”;好不容易定下的事,又因没人盯而成了“空头支票”。困境下,该村产业升级难、人居环境改善难等问题亟待破解。对此,县政协组织调研组到郭家寨自然村调研,通过实地察看、入户访谈、对比分析等方式,精准诊断出该村存在的“民意渠道不畅通”“协商议事不规范”“服务力量不聚合”三大症结。

会上,与会人员围绕基层社会治理、村容环境提升等方面展开热烈讨论。

图片

经过广泛协商,会议催生了“固定+流动”畅通民意诉求“双平台”和“院坝协商+基层协商”相融并举“双机制”及“党建引领+村民志愿”服务保障“双队伍”机制的建立,为郭家寨自然村播撒下“民主参与、规范议事、治理有效”的种子——

群众诉求浮上来,民主协商新气象。“如今,村民们通过‘线上反映+线下征集’的方式提出诉求,再由议事会综合遴选形成备选清单,最终经民主表决确定近期的公共议题和其他小微议题,让‘民生诉求’变成‘议题清单’。”据郭家寨自然村党支部书记字国昌介绍,在相关部门支持下,该村通过整合项目资源、健全完善社情民意信箱、协商议事流程图等配套功能设施,将自然村议事阵地打造成为“村民说事、干部解题”的集中打卡点。

图片

协商体系搭起来,分层议事有质效。针对公共议题,通过创新构建起以村党组织为核心,整合挂联县政协委员、小组干部、村民代表、乡贤代表、相关部门专家5类固定主体的协商组织体系,做到重要问题协商多元参与、上下衔接、互动高效。针对小微议题,由党员、村组干部、网格员、社情民意信息收集员等组成的“背包议事队”及时认领,适时开展田间地头“微协商”,切实做到“小事不出村”。通过建立“1名县政协委员联系+2名党员包保+3名群众代表监督”的跟踪机制,将村民议定事项纳入“上架—执行—验收—评价”闭环管理。

治理力量沉下去,民生服务有保障。由“党员+乡村振兴理事会成员+乡贤能人”组成的党建引领队伍充分发挥“主心骨”作用,有效服务保障村民协商议事与政策法规、民生需求双契合。值得一提的是,该村组建了由13人组成的志愿者服务队伍,在坚果管护提质增效、关爱“一老一小”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服务推动“议出来的金点子”真正变成“看得见的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