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沧源自治县芒卡镇,王亮以实际行动书写了一名基层政协委员的履职答卷。他从普通农民成长为绿佳源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依托党的政策,凭借实干与担当,带领群众突破产业瓶颈,共同走上增收致富之路。
紧盯群众所盼 破解“冷藏难”瓶颈
沧源自治县芒卡镇地处沧源县交通要道,热区农民多以种植反季节无筋豆为主。但采摘雇工、跨省运输、冷藏存储等成本较高,农户利润微薄。身为政协委员,王亮始终把群众急难愁盼放在心上,让他萌生“在家门口建冻库”的想法。这一想法虽然遭到邻居质疑“没钱难成”,却也更加坚定了他为群众解难题的决心。
抢抓政策机遇 变愿景为现实
建冻库需巨额资金,无抵押物的王亮贷款、借钱均收效甚微。就在他一筹莫展时,“四位一体”试点项目落地芒岗村。作为政协委员,王亮敏锐抓住机遇,连夜向芒岗村党总支书记汇报方案,多次上门沟通完善细节,以成熟的规划和为民办实事的诚意,争取到当地政府支持,解决了资金与土地难题。2017年初,占地十余亩的果蔬交易市场(冻库)历经5个多月建成,为当地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扛起运营重担 彰显委员本色
冻库建成了,新的挑战接踵而至:制冷机突然故障,请师傅维修要花大价钱;本地货源分散,客商不愿上门。
“不能怕困难!”王亮带着韧劲“对症下药”:为省维修费,他专门跑到孟定镇冻库“蹲点”,跟着维修师傅“偷学”技术,最终自己动手解决了故障;为引客商,他奔走各大蔬菜交易市场,一家家对接、一次次推介,终于吸引大批客商前来集中收购。短短几年,冻库从“难题缠身”变成“有序运转”,成了当地产业发展的“定心丸”。
创新共富机制 成果惠及于民
“吃水不忘挖井人”,冻库运营盈利后,王亮始终牢记政协委员“为民履职”的使命,主动联合芒岗村“两委”推出村民入股分红模式。他逐户宣传,耐心讲解入股政策,面对部分群众的质疑与不信任,仍坚持帮带初衷。在村集体经济率先入股3万元的带动下,首批12户入股村民尝到了甜头——顺利拿到分红。口碑传开后,入股户数增至38户。现在,合作社不仅每年拿出近2万元分红,还连续三年向芒岗村支付产业扶持资金占用费62.288万元,让群众和村集体共享发展红利。
拓宽产业布局 辐射带动显担当
看到不少村民因无钱入股只能“望富兴叹”,王亮又动了心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大家种豆子,才能真正拔穷根!”恰逢芒卡镇计划在上片区试种豆类作物,他主动请缨:“我要回报党委政府支持,带领上片区群众增收”。面对群众“气候冷不适合种植”的疑虑,他租地建成百亩示范基地,免费开展技术教学,自掏腰包统一采购种苗化肥,以高于市场价0.3-0.5元/公斤的价格收购。如今,芒卡镇豆类种植面积从2017年的3000亩扩至10000余亩,辐射9个村8000余人,预计年产值达5000万元。同时,王亮还在冻库为困难村民提供了40余个岗位,月薪不低于2400元,让50多岁的村民也能在家门口就业:“每天能挣八九十元,比打工还稳当!”
眼下,王亮仍在忙碌:跟着市场行情调整种植品种,指导农户更新技术,琢磨着如何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这位从田野里走出来的政协委员,正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践行使命,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带领乡亲们朝着更富足的生活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