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县区政协> 云县政协
议好“绿叶子” 铸就“金叶子”——云县政协“院坝协商”破解茶产业高质量发展难题
发布时间:2025-08-20 10:00:00     来源:云县茶房乡人民政府 云县政协 阅读次数:100

“今天这场协商,真是给我们吃了颗‘定心丸’!”临沧澜沧江茶叶有限公司茶房乡刘家坡生产线负责人在刚结束的协商现场难掩激动,“茶房乡的茶叶基地规模大、茶叶品质好,是我们大批量生产烘青毛茶的重要原料来源,但因少部分茶农质量意识不强,科学管护不到位,在生产中出现部分批次茶青抽检不合格而无法进厂的情况,形成了一边是我们企业生产线吃不饱、一边是茶农鲜叶无法下树变钱的矛盾,我们企业急得团团转,茶农也跟着犯愁。现在好了,大家坐在一起把办法想透了,这问题总算得到了有效解决!”

图片

近年来,云县县委、县政府为激活茶叶产业发展活力,积极引进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与临沧澜沧江茶业有限公司、云县刘家坡茶叶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先后在茶房乡、涌宝镇建成投产3条烘青毛茶生产线,生产线运行后,当地鲜茶收购价较往年上涨30%左右,历史性地解决了长期因“卖难”而导致夏秋茶下树率低的问题,企业、茶农都尝到了甜头。然而,因部分茶园管护不规范,导致部分鲜叶质量达不到进厂要求,既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也影响了茶农的稳定增收。群众的急难愁盼,就是政协履职的方向。云县政协在近期组织开展茶产业发展情况调研中了解到情况后,第一时间做出响应,以“院坝协商”为平台,组织政协委员、县级相关职能部门,茶房乡各村“两委”负责人、企业代表、茶农代表围坐“同心圆”,专题商议如何啃下“品质提升”这块硬骨头,让老产业迸发新活力,让刚起步的合作项目走得更稳、行得更远,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清障护航。

协商现场,没有主席台,只有“家常话”。各方带着问题谈、针对症结说,坦诚交换意见。经过充分讨论,最终凝聚三点共识。一是技术赋能守底线,深入推进茶农科学管护技术培训。二是源头管控筑防线,县级职能部门对全县化肥农药经销网点开展全面排查,严厉打击化肥农药违规销售行为。三是机制保障促长效,茶企建立“黑白名单”制度,在各村设1—2个收购点,联合村“两委”执行分类收购,对“黑名单”农户不予收购,对“白名单”农户给予收购价上浮奖励,用市场机制倒逼品质提升。

“以前对茶园的管护意识低,总觉得茶叶长得越旺盛越好,不管不顾地用化肥,哪知道这样搞出来的茶叶看着光鲜,实则藏着‘猫腻’,人家企业根本不收,忙活大半年全白搭!” 茶农代表刘大爷手里攥着刚领到的《茶园科学管护倡议书》和《禁限用农药名录》宣传单,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今天坐在这里听了企业说的标准、部门讲的政策,才算真正明白,这茶叶品质是命根子啊!你看人家科学管护的茶叶,不用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照样长得好,收价还高。往后我肯定跟着学、照着做,把自家茶园管得规规矩矩,争取早日进‘白名单’,多赚点实在钱。”

这场“院坝协商”,就像一场及时雨,为茶产业发展扫清了障碍。随着各项共识落地,科学管护的理念正在茶农心中扎根,优质茶叶将持续流向市场,这枚承载希望的“绿叶子”,必将加速蜕变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金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