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镇康县政协严格遵循省、市政协的工作部署,以“双推”(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协商活动为抓手,紧扣“党政所需、群众所盼、政协所能”,坚持将协商议政与“双推”工作有机贯通,委员履职与“双推”工作紧密衔接,走出了一条具有边疆特色的履职之路。
启动会开展相关活动
立足边情,精准谋划显特色
县政协始终坚持党委领导,第一时间汇报部署,构建起“党委领导、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结合县情制定的《镇康县政协开展“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协商活动方案》,以“三个四”任务为核心精准施策:突出民族乡、民族村、边境村(社区)、景点景区四个重点区域,确保工作覆盖基层关键节点;强化党员委员联系党外委员、委员联系界别群众、专委会联系部门和乡镇、主席会议成员联系“委员名师”四个联系机制,织密全方位工作网络;用好“院坝协商”履职平台、“边寨协商”议事平台、镇康各“馆、中心”等教育平台和“书香政协”学习平台等四个平台,打造立体推进体系,彰显了鲜明的镇康印记。
“双推”协商活动现场推进会
建章立制,深耕实践出成效
为确保“双推”协商活动常态长效、行稳致远,县政协创新“12216”工作法系统推进: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扣“边境地域”的区位特点和“跨境民族”的群体特性两个重点,推行“政协专委会挂联乡镇、政协委员示范挂联片区”双向责任机制,抓实国门零工市场、赐福彝寨景区等16个典型推动,引导委员积极亮身份、作引领,形成辐射带动效应。截至目前,已举办启动会、推进会3场次,普通话培训3期;完成2轮统编教材使用情况调研,以“三个一活动”为载体嵌入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65场次。“双推”协商活动在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运行的同时,一系列可复制的“镇康经验”逐步成型。
“阿数瑟”话“双推”协商
民心相通,开放发展聚合力
县政协以“双推”协商活动为桥,深入挖掘边地文化瑰宝“阿数瑟”,组织委员、文艺工作者创作融合“双推”元素的作品,借节庆演出传播“语言通来心灵通,交流交往更轻松”理念,服务文化交流交融,广泛凝聚思想共识。依托“边寨协商”议事平台,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激发群众“学好用好普通话”的热情,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成为打开群众增收致富之门的“金钥匙”。聚焦边境地区稳就业惠民生,与有关部门和企业共同推行“劳务技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融合培训模式,制作印有汉语拼音和缅文注释的《日常用语100句》培训手册,既服务跨境劳务人员技能提升,更成为传播中国文化、传递中国声音的有效载体,有力促进了沿边开放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