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双推协商> 工作动态
“双推”协商|镇康政协:“双推”助力语言相通 服务对外开放发展
发布时间:2024-09-11 20:00:00     来源:镇康县政协  阅读次数:17

镇康县国门零工市场位于中缅边境线上的国门广场,由华裕人力资源开发服务有限公司建设,占地面积2160平方米,建设面积248平方米,总投资45万元,有专职工作人员15人,是一个为境内外务工人员和用工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岗位招聘、技能培训、权益保障等综合服务的公益性公共就业服务平台。镇康县政协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把“双推”协商平台搭建到服务就业的一线窗口,为助力边境地区稳就业、惠民生、促开放作出了积极探索、积累了实践经验。

640 - 2024-10-18T172934.035.jpg

政协搭台作示范。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一头连着经济大势,一头连着千家万户,备受社会关注。为此,县政协充分发挥履职优势,在国门零工市场搭建起委员履职服务为民平台,由市政协委员、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人于彩云挂联企业开展服务指导工作。于彩云立足自身职能职责,积极亮身份、作引领,深入企业开展“双推”协商活动,带头使用普通话开展政策宣讲和就业服务指导,倡导企业员工、培训老师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打造语言文字示范窗口单位,企业服务就业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得到了用工企业的青睐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640 - 2024-10-18T172939.280.jpg

语言相通促就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少数民族学好国家通用语言,对就业、接受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融入社会都有利。为助力务工人员能力素质和就业质量提升,县政协依托国门零工市场职业技能培训平台,协商有关部门与企业协调联动,推行“劳务技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培训模式,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劳务技能培训全过程,同步开展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法规、文明礼仪等知识培训,着力培育有语言基础、有技术能力、讲民族团结、懂法律政策的新型劳动者队伍,使务工人员与用工企业更好地实现供需对接。国门零工市场的培训模式得到务工人员和企业的广泛认可,成为企业具有就业服务竞争力的亮丽名片。

640 - 2024-10-18T172943.137.jpg

服务开放促发展。镇康县地处中缅边境,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人文相通优势,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跨境劳务交流交往十分频繁。为充分展现镇康对外开放窗口形象,县政协用边地文化“阿数瑟”谱写“双推”协商对子,以边境各族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唱“双推”协商活动的重要意义,有效提高边境各族群众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意识和行动。县政协协商有关部门和企业共同制作了印有汉语拼音和缅文注释的日常用语“100句”培训手册,让境内外务工人员学起来更高效、用起来更方便,服务传播中国文化、传递中国声音,深化交流交往、促进开放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