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双推协商> 工作动态
镇康县政协|“双推”协商进傣寨 民族团结花更红
发布时间:2024-11-12 20:00:00     来源:镇康县政协  阅读次数:16

凤尾镇傣族寨位于凤尾老城西南部,距离凤尾老城区1公里,占地面积3.92平方公里,有农户75户307人,是一个依山傍水、风景迷人、民族文化风情浓郁的傣族聚居村。今年以来,凤尾镇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采取“四个融入”的方式,深入开展“双推”协商进民族村寨活动,助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

640 (15).jpg

融入思想政治引领。依托村民小组活动室、农家书屋等学习教育阵地,组建由政协委员和乡村干部组成的宣讲小分队,深入村寨用普通话开展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3场次,教育引导群众坚定不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挂联政协委员邓开志牵头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党课,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驻村工作队员在党支部会议、村民大会、入户宣传时带头讲好普通话,营造群策群力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良好氛围。

图片

融入民族传统文化。把“双推”协商活动融入傣族泼水节等民族传统节庆,利用节庆集会开展“同唱一首歌、同跳一支舞”活动,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表演彰显傣族传统文化现代文明、开放包容的鲜明特质,传递“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的群众声音,凝聚“中华民族一家亲、同语同音共振兴”的广泛共识,切实增强群众学习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图片

融入特色产业发展。住地政协委员马岩依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田间地头办起培训班,用普通话为群众培训指导草莓种植,宣传学好用好国家通用语言对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性,得到群众欢迎。选取具备一定语言文字基础的乡村“能人”,针对性开展普通话培训,培育乡村旅游讲解员1人,培树农家乐、竹编制作等“普通话示范户”2户,为特色农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生机活力。

图片

融入和美村寨建设。凤尾镇委员履职组将“双推”协商融入“建睦邻村寨、兴和谐家园”院坝协商议事会议成果转化工作中,深入村寨走访调研、听取群众意见建议,用普通话讲好民族团结故事、弘扬协商民主文化;发动群众就傣族寨与和毗邻的和平新村“两村”融合发展重点问题持续跟进协商议事、建言献策,推动协商意见落实落地。同时,积极推动两村将学习使用普通话纳入联合村规民约,搭建两村睦邻友好的语言沟通桥梁,同心共建和美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