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协履职> 委员建言
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大会发言丨布越军:用好用活“三个平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发布时间:2025-02-15 10:00:00     阅读次数:19
图片用好用活“三个平台”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任务,要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制度机制。”临沧地处边疆、民族众多、宗教多元,落实党中央的要求,政协组织责无旁贷,政协委员义不容辞。建议用好“院坝协商”、“双推”协商活动、“委员工作室”三个平台,发挥委员主体作用,持续巩固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和谐良好局面。

一、发挥“院坝协商”的牵引作用,凝聚社会共识

近年来,临沧市县政协广泛开展“院坝协商”,解决了一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有效促进了边疆基层社会治理,打造了“边寨协商”的临沧品牌。我多次参加云县政协组织的协商活动,见证协商活动全过程,这是群众反映问题的好通道、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团结群众的好方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质是做人的思想工作,核心是增进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增强对伟大祖国的归属感。建议:依托“院坝协商”平台,拓展协商广度,完善协商流程,注重成果转化,组织各族群众广泛协商,培育群众协商意识,让各族群众能够顺畅、充分的表达意见,达到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增进团结的目的。同时,要利用协商活动,及时向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解疑释惑,将群众团结在党的周围,凝聚起推动临沧发展的强大合力。

二、发挥“双推”协商的推动作用,促进各民族“三交”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定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逐步提高群众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意识和能力。”学习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是各族群众的共同责任。去年以来,省、市、县三级政协联动开展“双推”协商活动,通过政协组织抓协商、政协委员作引领、重点地区办活动,有效提高了边疆民族地区干部群众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促进了农产品营销、群众生产技能提升、旅游景区和产品推介,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建议:围绕语言相通,着眼“会讲”,扩大“双推”协商活动的覆盖面,加大在边远山区、单一民族聚居村寨开展“双推”协商活动,营造学习使用普通话的氛围,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广泛交往;围绕心灵相通,关注“能讲”,在就业培训、电商行业等领域强化“通用语言+”培训,提高群众对外交流能力,助力劳务输出、农产品销售,促进各族群众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帮助,实现各民族全面交流;围绕命运相通,聚焦“善讲”,紧扣临沧全域旅游、对外开放、营商环境打造等中心任务,开展“历史文化+‘双推’活动”,讲好临沧故事,展示临沧形象,让各民族就是一家人的思想深入人心,构建和谐的社会语言生活,促进各民族深度交融。

三、发挥“委员工作室”的示范作用,增进共同体意识

2024年,市县政协进一步发挥统一战线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政治作用,共同打造了31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委员工作室,已成为反映社情民意的窗口、凝聚共识的平台、学习交流的场所。建议:委员工作室要突出打造主题,落实“六个一”工作要求,使其成为联系群众的贴心站、民族工作的前哨所。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在界别群众中广泛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增强各族群众“四个与共”“五个认同”;充分利用民族节庆等各类活动,促进民族文化传承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发挥委员的社会影响力和感召力,关注民生,倾听民意,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助力基层社会治理。宗教界委员工作室要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要广泛开展“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广大信教群众坚定不移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发言人:布越军,市政协委员,云县漫湾镇新村回营清真寺管委会主任,宗教界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