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上午,镇康县政协精心策划并组织召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院坝协商议事会议。在木场乡大树丫口自然村曹旺家庭院里,基层干部代表以及制香农户代表、妇女代表、青年代表等利益相关方代表共聚一堂,共同探讨傈僳族传统制香技艺的传承与发展问题。会议以“传承传统技艺 赋能乡村振兴”为主题,旨在破解当前非遗制香技艺传承面临的困境,并寻找提升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大树丫口自然村,作为傈僳族的聚居地,其传统制香技艺源远流长,已被列入临沧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技艺的传承正面临传承人队伍薄弱、传承产业发展受限、传承技艺活化利用率低及经济效益不明显等严峻挑战。
会议在县政协副主席唐文仙的主持下拉开帷幕。县政协委员、木场乡党委副书记周鹏同志首先介绍了大树丫口自然村的基本情况,并深入剖析了传统制香技艺的传承现状及所面临的困难。他提议,传承队伍的壮大、活化利用率的提升以及经济效益的提升,是当前制香技艺传承与发展的关键。
与会人员围绕如何加强传承队伍建设、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及构建利益联结机制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需通过加大宣传引导、强化传承队伍建设、深化农文旅融合及探索新型运营模式等措施,推动传统制香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在加强传承队伍建设方面,与会人员建议通过现场教学培训、建立传习所和打造非遗产品展示馆等方式,积极培养新的传承人,确保制香技艺得以有效传承。同时,要充分利用大树丫口自然村的特色优势,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为游客提供独特的文化体验,并结合“美丽村庄”建设,打造“美丽庭院”,增加群众收入。
在构建利益联结机制方面,与会人员提出探索“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生产运营机制,实现资源共享、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发展模式。同时,要引导群众培育人工种植基地,拓宽原料供应渠道,生产加工新型用香,并利用线上平台开展直播带货等新型销售方式,拓宽销售渠道。
经过充分协商和讨论,会议最终达成了三项共识:一是强化宣传培训,建设传承队伍;二是强化利益协同,构筑联结体系;三是强化创新赋能,服务乡村发展。这些共识为大树丫口自然村传统制香技艺的传承与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动力。与会人员纷纷表示将共同推动傈僳族传统制香技艺的传承与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