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勐堆乡铜厂村委会仓木场自然村,一场院坝协商议事会正热闹开展。此次协商议事会将“双推”协商理念贯穿始终——在主持人的倡议下,既有干部带头示范,也有村民尝试用普通话表达诉求。语言上的“双向推动”,让“民事民议”氛围愈发浓厚。
作为勐堆乡对外窗口,仓木场自然村往来人员多,语言互通是凝聚共识的关键。“网格管理需精准传达政策、准确把握民意,普通话能让信息传递‘零误差’。”县教育体育局干部、仓木场“自然村长”武在生结合职责提议,将党员纳入网格员队伍,优先开展普通话培训,确保政策解读不走样、群众诉求摸得准,倡导以语言为纽带强化基层治理执行力。
教师代表的发言,更凸显“双推”协商在思想引领上的作用。“孩子在学校说普通话、学法规,回家当‘小老师’,这种双向推动比单纯宣讲更有效。”教师字国秀提出以“小手拉大手”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带动家庭学讲普通话,将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法治教育相结合。退休教师张文荣则从乡贤角度出发,建议用普通话开展“农民夜校”“乡贤参事会”,让不同民族、不同文化水平的村民都能充分发声。
“‘双推’协商既要推动工作落实,更要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当大家都能用普通话畅所欲言,治理合力自会形成。”县政协委员尚晖的话,点明了其中关键。如今,仓木场自然村通过教育工作者带头、村民主动参与,让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成为政策宣传“直通车”、民意畅通“连心桥”、产业发展“催化剂”。下一步,镇康县政协将持续以院坝协商为平台,深化“双推”协商活动,不断凝聚共识、汇聚合力,为基层治理注入更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