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协新闻> 领导讲话
政协主席专访 | 省政协常委、临沧市政协主席李银峰:以“政协之为”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发布时间:2025-01-18 19:00:00     阅读次数:15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高度重视云南民族工作,始终心系云南各族群众,始终牵挂云南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亲临云南考察指导,要求云南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着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多次给云南干部群众回信,为云南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高水平推进、高质量发展明确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省政协常委、临沧市政协主席李银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省两会期间,将重点关注以“政协之为”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创新履职实践。

图片

“2021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沧源县边境村的老支书们回信,勉励他们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引领乡亲们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2024年9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回信,勉励他们发扬先辈光荣传统,更好续写誓词碑故事,让民族团结的佳话代代相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让全省各族人民深受鼓舞、倍感振奋。”李银峰说,要运用文史资料阐释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精神,深入开展政协文史资料工作,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贯穿于政协文史资料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努力传播政协声音、汇聚政协力量。

李银峰介绍,临沧市政协着力阐释习近平总书记给沧源县边境村老支书们的重要回信精神,编纂出版了《“三好”临沧文史资料选辑》,全书分大国之殇、边疆之难、寻路之憾、回归之路、幸福之歌5个篇章,系统梳理从临沧解放、班老回归到习近平总书记给沧源县边境村老支书们回信70多年的历史脉络,并整体呈现临沧市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沧源县边境村老支书们的重要回信精神的扎实措施和显著成效,通过以史鉴今、以史化人,教育引导临沧市各族各界群众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自觉。

李银峰建议,要持续推动“双推”协商活动走深走实,采取“政协组织抓协商、政协委员作引领、重点地区办活动”的方式,广泛开展同听一堂课、同讲一席话、同唱一首歌活动,把“双推”协商活动植入基层治理、融入全民阅读、嵌入民族节庆等,引导边疆各族各界群众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讲起来、用起来,更好交流交往交融,凝聚起“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的思想共识,以“书同文、语同音、心同向”持续助力民族团结进步,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云岭大地处处绽放。

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基层政协组织应如何更好发挥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助力做好边疆基层治理“大文章”?李银峰建议,要运用好院坝协商平台,把协商议事平台搭建到群众家门口,坚持“小事不出村”目标,聚焦边疆民族地区产业发展、基层治理、民生保障、人居环境提升等急难愁盼问题,为各族群众有序参与基层治理开辟更多渠道,助推健全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和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同时,要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聚人心、汇集民意,自觉把党的主张通过政协实践转化为社会各界的共识。

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委员工作室工作是全省三级政协联动履职的特色品牌,李银峰建议,要充分运用好这一特色履职品牌,完善委员联系界别群众机制,采取专委会联系指导、归口负责的形式,组织广大政协委员结合工作、生活实际,积极宣讲新时代民族团结、守边固边、兴边富民的故事,落实委员工作室“凝聚和传播共识、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力所能及为群众办实事”的功能职责,助推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通讯员 张建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