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香政协> 学习交流
牢记“三好”嘱托 深化“双推”协商
发布时间:2024-12-20 18:30:29     阅读次数:18

【核心阅读】326日至27日,全省政协双推协商活动推进会在临沧市沧源自治县召开。省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王以志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临沧市、怒江州、昆明市和宁洱县、盈江县、威信县6个州市县政协分别作了交流发言。李银峰同志代表临沧市政协以《牢记“三好”嘱托  深化“双推”协商》为题作大会交流发言,引起参会领导同志们的热烈反响,获得省政协领导充分肯定。文章用“政协组织动起来、政协委员讲起来、系列活动办起来”三句话来谋篇布局,客观总结了临沧“双推”协商活动站位高、措施实、成果丰的鲜明特点,结构严谨、语言精炼、定位准确,是一篇值得一读的经典文稿。

 

牢记“三好”嘱托  深化“双推”协商

 

2024327日)

政协临沧市委员会

 

临沧是边疆、民族、欠发达地区,与缅甸接壤,国境线长300千米,辖71区,有3个民族自治县、23种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41.9%,有6个直过民族、9个民族跨境而居,语言多样、文化多元,以“双推”助力“书同文、语同音”意义十分重大。2023年以来,临沧市政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推”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记“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的殷殷嘱托,按照省政协的安排部署,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聚焦“3815”战略发展目标,抓协商、作引领、办活动,深化拓展“双推”协商活动,引导各族群众心向总书记、心向党、心向国家,生动诠释“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的临沧实践。

一、汇聚合力,政协组织“动起来”

充分发挥政协进门是机关,出门是基层,可以将协商平台搭建到群众家门口的优势,推动市县政协把“双推”协商活动组织起来、落实下去。一是坚持试点先行。20239月,选择沧源、双江两个自治县启动试点工作,打造覆盖村(社区)、企业、合作社、景区等重点区域的示范点10个,探索了一套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云南政协报》以《打造履职新样板“双推”协商显成效》为题,深度报道了临沧的经验做法。今年以来,市政协对“双推”协商活动试点工作进行视察,视察报告得到了市委主要领导批示,“双推”协商活动上升为市委决策部署。二是坚持有序展开。在全面总结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双推”协商活动的通知》,分层分类指导,围绕边境地区、民族聚居区“听得懂、会交流”,其他地区“规范用、讲得好”的目标,完善“一县一策、一乡一策、一村一策”的制度机制和办法措施,把“双推”协商活动纳入政协常委会年度工作要点和重点协商计划,全面部署开展“双推”协商活动。今年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期间,召开全市政协“双推”协商活动动员部署会议,向312名市政协委员发出《倡议书》,协商活动在全市展开;8县(区)政协分别在市民广场、商业中心、民族村寨、景区景点等重点区域举行协商活动启动仪式,吸引3万余名各族群众参加,在全社会营造了广泛参与的浓厚氛围。三是坚持协同联动。建立“市县政协主席会议成员+专委会+县政协(乡镇)+市(县)直部门”的挂钩联系机制,加强与有关部门协调联系,构建了党政重视、政协搭台、语委统筹、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良好工作格局。今年以来,市县政协开展“双推”工作调研视察11场次,提出意见建议24条,开展国家统编教材使用情况民主监督9场次,促进全市国家统编教材使用保持高水平运行。

二、示范引领,政协委员“讲起来”

充分发挥委员主体作用,在“双推”协商活动中出身份、提建议、作引领,推动“委员推普”进乡村、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景区、进宗教场所,让国家通用语言讲起来。一是政协机关带头讲。市县政协各类会议、党内组织生活、“书香政协”读书等活动,一律使用普通话,辐射带动广大委员和各族各界群众讲好普通话。发挥临沧政协文史馆综合教育基地功能,深入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养中小学校精品思政课教师80名,市政协机关干部轮流上台、全员上阵当好解说员,累计接待观展团队300多批1.7万人次,向社会传递“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的群众心声。二是委员名师专业讲。从节目主持人、党校和大中小学教师、文艺工作者等委员中推荐委员名师50名,举办“委员讲堂”13期,制作委员说“双推”、委员话家乡等短视频16部,用委员名师的专业素养,推进“双推”协商活动见实效。市政协委员郭爱珠是一名专业主持人,运用自媒体向社会推广普通话时说道:“说好普通话,走南闯北都不怕;方言能够知道你从哪里来,而普通话能够让你走得更远……”引起广泛关注和深刻共鸣。三是基层委员引领讲。依托协商议事室、委员工作室等委员学习、工作、生活平台,广泛开展“委员推普”活动,引导各族群众打消顾虑,敞开讲好普通话。沧源自治县政协委员、勐董镇龙乃村党支部书记赵爱军,带头用普通话宣讲龙乃村回归历史和《佤山儿女生生不息家国情 代代同心固边疆》的故事,带动佤族村寨男女老少一起讲起来;耿马自治县政协组织委员用普通话宣讲贺派乡水平村《老支书王军一家四代五种民族“一家亲”》的故事,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走进“寻常百姓家”。

三、广泛搭台,系列活动“办起来”

充分发挥政协作为国家治理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职能优势,积极搭台倡议、委员广泛参与,在重点区域深入开展同听一堂课、同讲一席话、同唱一首歌“三个一”活动,提高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水平,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深入交往交流交融。一是植入基层治理。“双推”协商活动作为政协参与基层治理的有效手段,通过阐释政策、建立机制、引导预期、化解矛盾,促进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省政协委员、市佛教协会会长提卡达希用普通话在宗教场所广泛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引领信教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双江自治县政协委员提议在冰岛村党群服务站设立“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示范岗”,统一规范管理服务人员、茶农、企业职工全程使用普通话,助力茶叶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国政协委员、沧源自治县文化旅游局局长李依娲娜,挂钩翁丁老寨景区,倡导建立群众“推普”积分制管理办法,让群众以“工分制”方式参与景区旅游服务管理,共享旅游发展红利。二是融入全民阅读。以《“三好”临沧文史资料选辑》在全国出版发行为契机,在助推全民阅读的同时,延伸开展系列“双推”协商活动,不断扩大“书香政协”外溢效应,大力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沧源自治县政协依托下班坝自然村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宣讲站,协助老支书们用普通话宣讲回信精神,组织政协委员讲好“班洪抗英”“班老回归”红色故事和《佤族汉族是一家 九老九代不丢伴》的民族团结进步故事;临翔区政协组织委员在博尚镇幕布村“云上乡愁书院”开展普通话+职业技能培训;双江自治县政协与沙河乡联办“唱丰收·庆村晚”活动,唱响“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共同心声。三是嵌入民族节庆。借助举办亚洲微电影艺术节、沧源佤族司岗里“摸你黑”狂欢节、凤庆红茶节等节庆活动的有利时机,深化拓展“双推”协商活动,助推节庆经济和文旅融合发展。3个边境县政协在国庆期间开展“升国旗、唱国歌、走边关”等活动,助力打造国家通用语言普及应用示范带;镇康县举办“阿数瑟”山歌会暨中缅友谊运动会,吸纳中外游客2万余人,充分彰显中华文化影响力;云县第十六届澜沧江啤酒狂欢节“激情之夜”文艺晚会现场,5万多名观众共同唱响新时代幸福之歌;在首届临沧·百国华侨华人联谊会上,来自84个国家和地区的224名华侨华人齐聚临沧,同音同语共谋发展大计,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临沧篇章润色添彩。

 

(本文执笔:张建全;审核:袁自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