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沧源自治县政协针对岩帅镇资源性缺水的问题,与普洱市澜沧自治县政协积极沟通,联合组建协商议事主体,开展了一场跨两个市、两个县、两个乡镇、两个村的“协商在基层”协商议事会议,解决了岩帅镇长期以来缺乏水源的这一民生难题,积累了跨行政区协商的成功经验。
协商跨两市 同饮一泉水
——沧源自治县政协与澜沧自治县政协联合协商议事会议典型案例
在开展“协商在基层”工作中,沧源自治县政协先行先试,积极与普洱市澜沧自治县政协共同探索,成功开展了跨州市协商。通过跨州市两个县、两个乡镇、两个村的协商,不仅解决了岩帅镇资源性缺水的问题,更增进了双方群众之间的包容理解和友好往来,取得了协商民主与民族团结并蒂花开的良好成效。
一、瞄准靶心多方调研,聚焦“群众最关心最烦心的事”
临沧、普洱两州市相邻的阿佤山区居住着佤族、拉祜族等世居少数民族,两地群众山水相依、毗邻而居,在生产生活中往来密切,民族团结一家亲。临沧市沧源自治县岩帅镇地处喀斯特地形山区,资源性缺水一直困扰着岩帅镇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人口增长和群众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资源性缺水的问题尤为突显,因水引发的矛盾纠纷突出甚至发生械斗。毗邻的澜沧自治县安康乡水资源丰富,岩帅镇联合村和安康乡班坝村同根同族同源,上世纪50年代联合大沟的开挖建成是双方团结睦邻的见证。但由于历史原因,岩帅镇与安康乡两地的部分群众因界线、土地、林地和水源等问题纠纷不断,水源涉及两个州市,工作开展难度大,近在咫尺的安康乡水源却无法解决岩帅镇生产生活用水困难。县政协收到岩帅镇委员履职小组的情况反映后,由主要领导牵头组成调研组,深入岩帅镇与澜沧县毗邻的村寨、沟渠、水源地开展调研,并与当地群众、村组干部进行大量的走访座谈,积极与澜沧县政协沟通联系,以期推动问题彻底解决。
二、“协商在基层”架起连心桥,把“群众关心的事商量好”
2021年5月26日至28日,一场跨两个州市、两个县、两个乡镇、两个村的“协商在基层”协商议事会议在澜沧自治县政协召开。双方组织相邻党委政府、村“两委”、群众代表、政协委员,以及水务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林业草原局、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等部门开展同台协商,就项目申报、水资源使用费及协调配合等方面深入协商,双方认为,岩帅镇联合村和安康乡班坝村要将先辈们团结睦邻的光荣传统延续下去,促进团结和谐,共建友好睦邻。最终,双方达成了同意沧源自治县岩帅镇在澜沧自治县安康乡水源地取水、双方各自负责辖区内引水工程项目申报和施工、岩帅镇每年向安康乡支付水资源费、双方乡镇和群众经常性开展互访互助等协商成果,整个协商过程在民主和团结的氛围中生动开展。
三、凝心聚力精准发力,把“商量好了的事办到位”
协商议事会议后,沧源自治县政协专题向县委常委会提交了《关于赴澜沧开展岩帅镇人饮项目建设调研协商工作的情况报告》,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建议。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深入岩帅镇调研了解具体情况,作出新建沧源县第三水厂(岩帅镇水厂)的安排部署。水厂纳入沧源佤族自治县农村供水保障专项行动2021年度实施项目,建设内容为两座取水坝、一个大型水厂及相关配套管网设施,一期投资5495.68万元,供水规模为3384立方米/天,年供水量将达到123.5万立方米,供水范围覆盖七个行政村12033人。岩帅镇党委政府按照协商意见,与澜沧县相关部门、乡镇、村和群众积极沟通联系和走访,双方签订了取水框架协议,就修建取水坝、取水管网布设、施工道路修建等达成一致意见。目前,项目建设工作进展顺利,澜沧自治县已完成水源取水审批、水源地取水池、取水施工通道、临时弃土场等工作,沧源自治县已经完成施工便道、水厂场地平整、水管道路清障、管网架设等工作。“协商在基层”在解决民生难题、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解决了岩帅镇长期以来缺乏水源的问题,群众由衷感叹:“真是远水不解近渴,远亲不如近邻!”
(推荐单位:沧源自治县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