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临翔区政协针对玉龙社区人口密度大、人员结构复杂、社会治理薄弱等特点,聚焦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等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运用“协商在基层”工作平台,探索“四个+”履职模式,推动协商成果落地、延伸、扩大,有效发挥了政协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助推基层社会治理的作用,实现玉龙社区政协履职全覆盖,取得了“委员就在身边,小事不出社区”的良好效果。
探索协商议事“四个+”
实现玉龙社区政协履职全覆盖
——临翔区政协持续延伸开展“协商在基层”工作典型案例
临翔区玉龙小区现有住房8092套,入住7765户近2万多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1350人,具有人口密度大、人员结构复杂、社会治理薄弱等特点。2020年开始,临翔区政协充分运用“协商在基层”工作机制,推动协商成果落地、延伸、扩大,形成协商议事“四个+”模式,取得了政协履职全覆盖,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全面提升的良好效果。
一、协商议事+协商议事,公共服务更加完善
2020年7月,立足于当时社区居民对就近医疗的迫切需求,临翔区政协召开了提升玉龙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协商在基层”协商议事会议,催生了玉龙社区卫生服务站。基于社区居民对医养结合的更高要求,2022年4月16日,市、区政协联动搭建平台,再次召开探索新型医养模式为议题的“协商在基层”协商议事会议,会议达成了由区民政局会同社区做好“康养中心”与区中医院合作事宜等6条共识,10月20日,投资700万元的临翔区玉龙社区康养医养中心正式运营,有效解决社区居民群众就医养老不便的诉求。两场协商议事会议聚焦一个小区,协商内容不断延伸,协商成果持续扩大,玉龙社区公共医养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协商案例被《人民政协报》等媒体聚焦报道,玉龙社区“医养就在家门口”传为佳话。
二、协商议事+委员工作室,联系界别群众更加紧密
为进一步推动政协工作下沉一线,强化政协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临翔区政协把履职触角延伸到社区,搭建委员履职“新平台”,在玉龙社区探索设立专委会、界别、专家三类委员工作室。临翔区政协民族宗教和港澳台侨外事委员会在玉龙社区建立专委会委员工作室,累计组织“协商在基层”协商议事会议2场次,城乡(社区)基层协商16场次,着力解决社区居民急难愁盼问题;建立共青团界委员工作室,7名共青团界别委员进驻长期开展联系界别群众工作,累计协助264名创业青年申报获得创业贷款2136万元,推荐就业岗位426个,帮助青年就业331人,成为青年创业就业的“孵化器”;依托玉龙社区康养医养中心,在群众推荐、自愿报名的基础上,聘请临翔区政协委员、区中医院主任医师王昆,成立专家委员工作室,王昆委员坚持每周二下午到玉龙社区康养医养中心坐诊,2022年来,坐诊出诊37期次,接诊社区群众1350人,开展保健、医疗卫生知识宣传15场次,居民群众交口称赞“政协很近,委员很亲”。
三、协商议事+社情民意收集站,双向发力更有力度
临翔区政协在玉龙社区建立了4个社情民意信息收集站,通过公布联系人姓名、电话、微信等联系方式,明确每月10日为社情民意信息收集站联系日。按照“定时间、定地点、定方式、定人员”的原则,召开社情民意信息收集座谈会,开展社情调查活动。在“临翔微政协”小程序中增设了“协商在基层”专栏,居民群众微信扫码就能反映社情民意,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不跑腿”。社情民意信息收集站累计收集信息134条,其中应用微信小程序线上反映问题16件,整理编印《临翔区政协社情民意信息专报》报区委,由区委办转交相关部门办理,小区周边施工造成道路破损影响群众出行、保洁员薪酬待遇低、停车场急需扩容改造、居民饮水管道存在安全隐患等36件群众反映问题得到了及时办理解决。
四、协商议事+提案培育,服务大局更加聚焦
综合运用玉龙社区“协商在基层”协商议事会议、委员工作室、社情民意信息收集站履职成果,开展提案培育工作,开辟新的履职切入点。组织区政协提案委员会和部分政协委员深入玉龙社区调查研究,召开提案征集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加强选题协商,引导提案者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提出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好提案。2022年来,培育形成了“妥善解决西部计划志愿者就业困难”等7件高质量的提案,其中,区政协委员、忙畔街道玉龙社区副主任魏启春等委员提出的《关于解决玉龙小区饮水问题的提案》,被列为年度重点提案交由临翔区水务局承办,完成供水管网改造13公里,有效解决了玉龙小区供水不稳定、不通畅的问题,取得了群众欢迎、社会点赞、党政认可的良好效果。
(推荐单位:临翔区政协)